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96章 日蚀现,天变生!诛十族选手

“刘先生对官绅一体纳粮怎么看?”

屁股都已经离开椅子的刘伯温,听到朱元璋这话后,保持着这个姿势,在原地愣神了大约了四五个呼吸的时间,这才重新坐回到了椅子上。

不自觉皱到了一起的眉毛,显示出了他心情的极度不平静。

官绅一体纳粮啊!

这可是官绅一体纳粮!

短短一句话,所造成的冲击,不亚于一次山呼海啸了!

刘伯温本来以为,这次前来见上位,能从上位这里得知,上位今后准备改税制就已经足够惊喜了。

哪能想到,上位这里居然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自己!

仅仅只是改税制还不够,上位居然还准备让官绅一体纳粮!

和官绅一体纳粮相比,之前所说的那些、乃至于正在发生的空印案,都只算是小事情了。

历朝历代,官员们都有着诸多的特权。

有很多有形或者是无形的好处。

税务上的优免权,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好处。

乃至于在无数人的意识里,这本就是他们应得的。

大明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上位突然要砍上这么一刀,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多大的震动,可想而知。

从朝堂到地方,整个官场都要沸反盈天!

产生的阻力和动荡,绝对要超过李善长之前汇集天下官员,和朝廷作对。

这等事情的难度,就算是他,也觉得宛若泰山压顶一般。

他是官员,还是从元朝一直做官到现在,且身居高位,进入到权力核心的官员。

对于官场,以及众多官员,都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

也正是因为了解,才越发能深刻的体会到,上位所说这件事,到底有多困难。

绝对会引起整个官场从上到下,自发的强烈反对与抗衡。

大概也只有上位这种开国的雄主,才敢去想这事,并有魄力去做此事。

但就算是上位,想要把这事给做成了,也没那样容易。

一样会充满艰难险阻,一样需要大毅力,大魄力,且冒着极大的风险。

可不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着实困难,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上位却敢想,还准备做,才越发的让人感到由衷的敬佩,豪气自起吗?

那个战争岁月里,敢打敢拼,打硬仗,打胜仗的上位,一直都在!

“上位,这事……需得慎之又慎。

没有真的开始之前,绝对不能走漏任何的风声。”

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沉思了好一会儿的刘伯温,望着朱元璋郑重的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件事确实需要保密。

毕竟这是与整个天下的官吏为敌。

稍有不慎,就会闹出大乱子来。

官绅一体纳粮可不是个简单的事。

在朱元璋看来,满清里面最能看的过眼的皇帝雍正,这个推行士绅一体纳粮的人,也没有尽全功。

只能说完成了一些皮毛,未曾伤及根本。

且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好儿子登基,很快就以这是恶政为名,将之给废了。

由此可见,想要官绅一体纳粮有多难。

不仅推行时阻力重重,还得防止推行之后,被后人给废了。

但就算是再难,自己也得将之给推行下去!

很多事,不能说知道其难做,就不去做了。

哪怕做上十分,能起到一分的效果,也一样值得去做。

能变好一点是一点。

在推行官绅一体纳粮这件事上,自己是不介意杀个人头滚滚的。

在要钱还是要命这件事情上,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选择要命的。

至于人亡政息这件事,朱元璋也不是太担心。

只要自己能让标儿活个大年纪,不让雄英再早早离世,再多对他们进行教导。

让他们明白自己这样做的巨大意义,认同自己的这个做法,那么人亡政熄的可能性就不大。

除了培养合格的继承人之外,还可以加强官员们的素质教育,争取让更多官员明白朝廷如此做的意义。

理解朝廷这般做的必要性。

最好是支持和拥护这样的做法。

所以说,思想教育问题,以及舆论宣传这些,是极其重要,万万不能放松的。

“上位,真的这么做了,是不是……可以适当的提高一些官员们的俸禄?”

刘伯温显得有些迟疑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

大明官员们的俸禄,是真的不高。

高官依靠俸禄,日子还能过的比较好。

但众多中底层官员,只靠俸禄度日,可就比较艰难了。

和寻常百姓们相比,自然要好上不少,但终究还是太少了。

每月眼巴巴等着禄米下锅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日子过得很清贫。

上位又想要官员廉洁不贪腐,今后又准备弄官绅一体纳粮。

那要是不适当的提高一点官员们的俸禄,是真的把不少官员,往绝路上逼。

适当的提高俸禄,自然不可能杜绝贪腐。

很多官员哪怕提高了俸禄,该伸手依旧会伸手。

但是,却能让不少不愿意贪腐的人,不靠贪腐能够把日子过得不错,给予他们相应的底气和保障。

不能又要马跑,又不给马吃草。

刘伯温相信,提高了官员们的俸禄之后,再加上上位的铁腕整治贪腐。

大明的贪腐情况,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好转。

就是上位过日子一向节俭惯了,很容易用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尤其是在官员的俸禄上,那是一个子都不想多出。

自己的这个提议,上位未必会同意。

“刘先生说的不错,今后的确可以适当的提高官员们的俸禄。”

事情的发展,又一次出乎了刘伯温的预料。

面对他的这个提议,朱元璋竟又一次同意了,没有丝毫的迟疑。

不仅如此,朱元璋接下来说出的话更加惊人。

“不仅官员们要加俸禄,咱觉得,今后吏员们也需要朝廷给俸禄才行。”

在古代,官和吏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二者之间的差距宛若隔着鸿沟,体现在方方面面。

单单是俸禄上面,就有着巨大差距。

官员是可以领正式俸禄的,吏则没有资格。

朝廷不发俸禄,那生活怎么办?

很简单,向下伸手,进行找补呗。

手中握着权力,他们是不可能让自己饿着肚子的。

等于说是,本该属于朝廷发的俸禄,通过这样的一手,给转移到了众多百姓头上。

让他们来供养,这数量众多的吏员。

毫无疑问,这些吏员们自己下手盘剥百姓,给自己捞取好处,是很卖力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