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子道怎么想的?”邵勋反问道。

“自南向北,大体有两条驿道。一条是沿太行东麓进兵,直插中山。一条是沿冀州中部向北,远离太行。仆以为,最好不要沿着太行东麓进兵。”卢志说道。

“此乃老成持重之言。”邵勋点头道。

太行山四处漏风,若有匈奴大军东出,极可能截断大军粮道。如果石勒一触即溃就罢了,可若坚持守城,时间长了,必然有失。

除了银枪、黑矟二军外,他不相信任何押运粮草的队伍。更何况,精兵不可能拿去押运粮草,除非你冒着主力部队战败的风险。

那么,最好不要选这一条进兵路线。

“其实——”卢志又道:“不如待夏日涨水之时,继续走白沟水,以此为粮道。船队自清河出发,过渤海,北上攻章武、河间。拿下这两郡后,再西攻高阳、博陵,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胜算较高。”

邵勋看着地图,道:“那么,还是得兵分两路。一路屯于赵郡,徐徐图之,一路顺白沟水而下。”

其实,还是正奇结合的战术。

正兵屯于赵郡,不深入敌境,注重遮护后路,吸引敌军兵马而来。

奇兵沿着白沟水行军,迂回至敌东侧,尝试攻取章武、河间二郡。

随着战局变化,正兵可以变奇兵,奇兵也可以变成正兵,所谓正奇相合也——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典战术。

另外,走白沟水是真的消耗低。

水路运输成本低至陆路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需要征用的人力也比陆路少太多了,可以极大减轻百姓的负担。

河北去年歉收,又打了仗,今年还要打仗,如果继续无节制地征用人力物力,对于统战相当不利,甚至会引发叛乱。

“彦国。”邵勋看向胡毋辅之,道:“给幕府传令,征调屯田军一万、诸郡丁壮二万五千人北上。去岁征发来的屯田军、丁壮,悉数罢遣,归家务农。”

“调唐剑部五千人北上赵郡。满衡部东移至鄄城,接替唐部防区。”

“以李重为西路军都督,即刻北上,总揽赵郡方向战事。”

“以金正为东路军都督,率银枪右营至清河集结。后续调至清河、渤海之兵马,悉归其调遣。”

胡毋辅之一边听,一边拟命令。

拟完后,交给邵勋审阅,检查无误之后,发送出去。

这一次,陈公看样子不打算亲征了,而是着意培养手下大将的能力。

李重、金正二人,一东一西,分进合击,与匈奴大战。

可惜了!王浚这厮不能好好配合,甚至他现在可能还担忧陈公对他的态度。若能通力合作,这仗就太好打了。

“子道,此番布置如何?”邵勋看向卢志,问道。

“何时动兵?”

“总要等粮草军资囤积完毕才行。”邵勋说道:“过几日我便回河南筹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