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la 杨正心不仅要喝大麦茶,他还准备自己割麦子。

准确来说,他和乔乔一起,用家里送来的两台小型收割机割麦子。

今年老宋家一共种了 5亩麦子,品种颇为高产,估摸着总能收个五六千斤麦。

听着这个数字觉得很多,但用收割机的话,哪怕是小型收割机,用得流畅了一小时也能收两亩。

乔乔还没用过这种高端的机器呢,此刻狠狠点头!

杨正心还解释道:“我们家是最早做这种机器的,刚开始都是大型收割机,大平原上效率特别高。后来公司要研发这种小型的,好些人都说没必要,我爸硬要研究。”

突破了大型收割的障碍,做这种小的其实算不上什么难度,惟一的难度在于价钱要低,质量要硬,操作要傻瓜,功能要齐全。

按老杨的话说:“用这种机器的山地丘陵地带,但凡是种地的农民都不富裕。”

农民不富裕,交通不方便,你就不能在这上面大意。不然人家买回去一台,三天两头误操作出故障了,或者是太贵了,又或者脱粒不干净浪费了……

“这不是坏口碑的事吗?”

最开始,他们面向的是更偏远的地区,连梯田都算不上的碎片化田地,推出了傻瓜操作款自走收割机。

这种收割机小田埂都能走。

只需要加柴油启动,人扶着机器在稻田麦田里向前走就行,割出来的稻麦整整齐齐躺在那里,打捆也很方便。

这个就胜在便宜,特别小,万八千都能买一台质量过硬的。

后来成熟了,又推出一种一体化的,收割脱粒粉碎秸秆一体进行。就是老杨特意送过来的这种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