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朱元璋自曝了
“上位,咱大明要大祸临头了!”
刘伯温和朱元璋见礼之后,对朱元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看着一脸严肃认真的刘伯温,哪怕朱元璋从后世留学了一圈归来,面对着刘伯温说出来的这话,也没办法做到心平如水,平静以待。
“祸从何来?”
朱元璋望着刘伯温询问。
刘伯温道:“从空印案而来。”
朱元璋左面眉毛微微一扬:“刘先生觉得,咱不应该如此惩治这些人?
还是说不应该把那些人历年以来,利用空印吃下去的众多钱财给挤出来?”
一边说,一边指指身边不远处的椅子,示意刘伯温坐下说话。
刘伯温见此稍微迟疑了一下,便从善如流的坐下了。
话说,这不是他不愿意在皇帝面前保持着恭谨,也不是像一些无耻之人说的那样,他刘伯温的尾巴翘到了天上去。
实在是如今的皇帝,对待他的态度,着实太好了。
也太过于强势,做事情不容人拒绝。
上一次见皇帝,皇帝让他坐,他推辞不坐,结果皇帝竟然亲自给他拉椅子。
面对这等强势、根本不给人任何拒绝机会的皇帝,他还能怎么样?
只能勉为其难,从善如流的坐下了。
不然还能怎么样?
要是再不坐,皇帝再亲自拉椅子让自己坐怎么办?
面对这么一个说一不二的强势皇帝,当真是让人无奈。
刘伯温暗自叹口气。
不过还别说,这椅子坐着确实舒服,比自己家的那个摇椅都舒服。
不愧是皇帝这里的椅子,就是不一般。
心中念头飞速飘过,刘伯温压下心中的一些喜悦的心情,认真摇了摇头,严肃道:
“那些人,就该如此惩治。
许许多多都被元朝的那套给惯坏了,烂到了骨子里,三令五申,耳提面命都不能让其悔改,让其收手。
根本没救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同上位这样,找机会狠狠的犁一遍。
如此才能清扫掉诸多的虫豸,才能让很多人真的恐惧,收敛上很多。
那些被这些人通过空印弄走的钱财,都是民脂民膏,自当将之挤出来。”
“那为何刘先生还说,咱大明要大祸临头了?”
朱元璋不知道是真没有猜出刘伯温的意思,还是故意给刘伯温递梯子,好让他继续往下说。
“上位的这些做法都是好的,可……有些时候,也得考虑一下现实情况。
此番一次性惩治了将近三千的地方虫豸,确实让人解气。
但一下子少了这么多的官,短时间内难以补齐。
那接下来地方上的税收等事情,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甚至于会发生大混乱。
钱袋子太重要了,影响着方方面面。
不仅仅只是税务本身的事,还会影响诸多其余方面的事务。”
刘伯温的意思朱元璋自然明白。
就是以往的时候,地方税务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缝缝补补,勉强还能运行。
这个时候,一下子拆掉了那多有问题的零件。
直接就给干死机了。
彻底不能用了。
想要将其修复,零件根本不够用,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那……刘先生可有什么好主意教咱?”
朱元璋望着刘伯温再度询问。
刘伯温道:“上位,臣此番前来,是找上位您来讨主意来了。
臣思来想去,都没有什么妥善解决的办法。
按照臣所想的那些办法,哪怕是拼尽全力,都没有办法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
刘伯温说的是实话。
在空印案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皇帝将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李善长。
并猜到了,上位想要趁机好好清洗一下地方的意思。
但是有一个事情,他是至今都没有想明白。
那就是一次性解决了这么多地方税官之后,该怎么解决地方大量税官短缺的问题。
要知道,税务官可不是寻常的官,需要能写会算,还要懂得做账,要有专门的能力才可以。
缺口要是小了还好说,凑凑还是能凑够的。
可是现在,缺口却达到了恐怖的将近三千!
这短时间内怎么补?
他是绞尽脑汁都想不到解决的办法。
若是以往,他还会觉得这是上位被众多的贪官污吏,以及李善长号令地方官对抗朝廷给惹恼了,上了头。
要趁此机会,好好的清洗一番地方,打破李善长对地方官府的控制。
其余地方,根本没有考虑太多。
对于税务这些,很长的一段儿时间内会出现的问题,也没有想什么太好的应对办法。
这也正常。
毕竟和打破李善长对地方官府的控制,防止他们再次抱团胁迫皇帝,影响国家大局而言。
清理掉这么多官员,造成税务混乱,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倒也没有那么严重了。
属于可接受的代价。
可是现在,经历了不少的事情,尤其是那次被上位拉着,说了大明的共同理想等话,此后又见识了上位的诸多手段。
刘伯温对于上位,有了更多的期待。
总觉得上位深不可测,属于典型的走一步看三步。
对于这次地方税官短缺的事,未必就没有相应的考虑。
也是因此,才有了现在这一问。
听到刘伯温这话,朱元璋眨巴一下眼,继而心里升起了莫大的成就感。
话说,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向刘伯温这个聪明人问计的份,结果现在事情颠倒过来了。
变成了刘伯温对自己问计策。
这可是上辈子让自己又是喜欢又是敬佩,又是自卑的刘先生啊!
这种感觉对于朱元璋来说,别提有多好。
“哈哈,还真让刘先生你给说着了,咱这里,的确有些应对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