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效果没有热像仪那么好,但是只要能达到一定成像质量,价格还便宜,那能考虑的方向可就多了。
想起这个事情,高振东也是好笑,自己一步把热像仪搞出来,微光夜视仪却是被自己给跳过去了。
那东西在这个时候国外也是刚开始起步,考虑到价格和成像效果,第一代的效果实际上很差,价格倒是相对便宜,但是体积硕大,那个多碱光阴极、光学纤维面板、光电系统三极的结构很复杂,甚至整出来不见得就比现在的热像仪便宜到哪里去。
至于想往电视制导炸弹上装,几乎不可能,体积、重量都不合适。
说实话,用那玩意,就算是价格再便宜,高振东也没兴趣。总不能为了钱连最基本的效果都不要了,而且用过热像仪的部队,要让他们用一代的那种效果,可能部队先受不了。
第一代微光夜视仪和第二代的成像对比图,高振东前世看到过,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他瞄上的,正是至少第二代起的MCP(微通道板电子增强器),这东西结构就简单多了,但是微通道板的加工,他现在不是很清楚是否有把握。
“好的,回头我看看,尽量解决这个问题。”高振东向防工委的领导他们点了点头。
会议继续,空军的同志提出了情报自动分发的问题,这个问题,才是今天他们的核心,重中之重。
实际上在没有图-4特这类特种机之前,压根就没有这个问题,也根本没有这么多情报需要分发,也没有那么些渠道去分发。
没有需求,自然就没有问题,然而现在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大了。
“……说实话,现在我们的特种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情报的分发上面,问题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