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防工委领导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了点儿什么,然后才抬起头。
“那你说说看,你觉得那些工业类型可以往三线搬。”
没想到高振东却摇了摇头:“产业可以搬,厂子可以搬,人不能!至少不能全搬。”
“人不能?没人还怎么搞生产?”防工委领导觉得这小子是不是脑子转太快过热了。
高振东却是胸有成竹:“我先说说人不能搬的原因吧。把人搬走了,实际上就是把东部发达地区的成熟工人同志给清空了,这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说是一种很重大的打击,也会降低东部的经济活力。”
计划经济也是经济,也有活力问题。
“嗯……好像……是有那么点道理……”防工委领导在这方面不是很擅长,但是他能跟着话头想。
“抛开经济活力不说,这一批成熟的工人同志只是换一个地方工作,实际上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三线省份的群众还是不能从这个庞大的国策工程里获得太大的好处。”
三线的同志,原来干嘛,结果还是干嘛,厂子还是原来那些人在干,只是花了钱换了个地方而已。
“嘶~~~~~~”,防工委领导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好像是啊。
“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把这一批工人同志搬到三线去,是非常严重的浪费,这一批工人同志留在一二线,能发挥比他们在三线更为重要的作用。”
这倒是个新鲜说法,防工委领导洗耳恭听。
“这批工人同志,可以留在一二线,生产三线不适合生产的、非常急需和重要的产品,三线的同志,生产适合三线的工业产品。”
“啊,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厂子搬过去或者新建,给三线造血,然后一二线做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