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键盘声啪啪作响,现场人员的心情反而安定下来,从刚才他们测量中报的数来看,这个结果差不了。

随着最后一个数据输入完毕,马娟启动了编译-运行指令。

算法过于简单,没有带来任何调试上的麻烦,很快,屏幕上就跳出了一个数字。

编过临时程序的人都懂,怎麽简单怎麽来,这个数字甚至不带任何单位。

「1.97」。

其实小数点后一位就够了,那个没有写出来的单位,是μm。

2μm!

虽然早有所料,但是当这个数字跳出来的时候,高振东还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好!太好了!」

这个套刻精度,已经超出了当前所需,PMOS套刻次数少,其实不严格的说,10μm的解析度下,5μm的套刻精度都是够用的。

现在,高振东可以直接宣布,我们的第一代PMOS工艺集成电路,线宽是10μm。

这个线宽听起来不咋样,但是举个例子就知道它的用处了,DJS-59的原型,那片金色的C8008,它的工艺就是10μm-PMOS!那一小片晶片上,电晶体数量是6000+。

而首个4Kbit(512Byte)的DRAM,工艺是8μm-NMOS,虽然是NMOS,但是并不意味着只有NMOS才能用于DRAM。PMOS和NMOS的最大区别是开关方向相反,而且NMOS开关速度比PMOS要快2.5倍左右。

但是这是61年,PMOS慢点又不是不能用。

可惜那两片晶片出现的时候,高振东还没法锁定兑换的能力,但是这没有关系,还是那句话,行业初期,主打一个简单凑合能用就行,设计的核心难度不大。

DJS-59的电晶体的电路,其实基本上和C8008内是一模一样的,现在高振东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结构还原到光刻掩模上去。

不过这是个力气活儿,高振东一个人是搞不成的,太浪费时间了,这个事情,可就落在京城工大这一届的部分大四学生头上了。

原本高振东的考虑是光刻机不敢太乐观,初期预计是50μm左右,后来看到三轧厂的老师傅和东北光学所如此给力,才把SZ61XXX系列晶片头三片改为了20μm。

现在扎扎实实的10μm有望,那不得乐死,就算得先教半年学生,再画上个一年两年的图,那也是一个字儿——值!

而且有了这些基础,能搞的事情,可就多了,比如自动化人的最爱——单片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