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他早在灵山试炼中有过尝试,可当真正走过之时,才感觉这一种感觉之美妙。
就仿佛一场美景,哪怕听人讲过,在书中读过,在视频中看到过,却也远远不及亲眼所见之时,内心的感受。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顾元清虽没有此等问道、寻道之心,但也足以想象当所寻之道,豁然大悟之时,心中是何等感受。
从神魂到天人世界都有一种打破桎梏,焕然一新之感。
首先变化的是界域之膜,在周围窍穴大阵固定下,天人世界的界域边缘彻底稳固,先天道纹融合于界域之膜,让这方世界彻底化为真实空间。
而非之前一直以来的须弥芥子空间。
再之后,劫雷之力,穿行于顾元清的全身,汇入天人世界,天人世界之内雷道之力相合。
轰隆隆!
一道道闪电不断闪现在天空之中。
阴阳流转,万物自生。
如同大能之所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以一样之大道,结合雷劫中蕴含的天道之变化,真实物质便应运而生。
一切水到渠成,一切皆是顺其自然。
原本只是道蕴累积变幻而成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逐渐的凝结为真实物质。
只是片刻之间,就化为了以道则印记为核心,各种大道为框架的真实世界一般。
这也是顾元清和普通修士的不同。
不同修士成就阴阳破虚,并无道则印记雏形,所有的一切变化都是依靠功法和他们自身神魂的引导。
就算渡过大劫,尚且需要无数岁月,以自身神魂和道行稳固住此世界的运转。
而当这真实世界逐渐完善稳固,才足以从中孕育出道则印记雏形。
而道则印记雏形,则会随着自身世界的完善而渐渐成长。
或者换句话讲,其实修士从真武境界将神藏拉入窍穴,随后以神魂念头为火,构建虚天世界,化为天人世界,最后将天人世界完善。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道则印记。
以自身之修行和道行,蕴养自身世界,再以世界根本,孕育道则。
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则印记成型的这整个过程,其实也是效仿天地大道成型的过程。
而顾元清因为自身本就世界完善无比,早在阴阳万寿境时便诞生了道则印记雏形,只是限于自身世界未走入真实,这些雏形也根本无法成型。
而这一刻,天人世界之变化,顿时让这些雏形具备了真正成型的条件。
而道则印记成型,又同时让天人世界更加完善。
此二者,本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顾元清的神魂矗立在天人世界中凝聚的北泉山上。
此时的这座山再非道蕴凝结而成的虚幻,而化成了真实的山脉。
顾元清千丈神魂站立山巅,俯瞰着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