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寻死不是这般……
离开大名府,苏武又去了河间府与真定府,也就是去走个过场,军营都不曾如何巡视。
因为苏武知道,巡与不巡,没有大意义,若是想靠河北之兵来打这场大战,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哪怕民夫的征调,若是河北各州府配合,就多用河北的,若是河北各州府不配合,苏武也想过,还有京东的民夫来兜底。
如今,苏武最大的底气,就是京东两路,不外乎多耗费一些钱粮罢了,而且也耗费不得多少,京东离河北的辽宋边境很近,最近的地方,不过四五百里之遥。
也是苏武深刻知道,靠如今的他,解决不了河北兵事糜烂之事……
也还在等朝堂上神仙打架的一个结果,李纲的弹劾奏疏已然去了东京,先看看结果。
这也好似是个试探,如果梁世杰真的能倒,那苏武在河北做后续的事情才有意义,如果梁世杰坚挺非常,那苏武在河北再如何去巡,也是白费力。
夜深,沧州,泥沽堡寨之北,数百人趁着夜色聚集在此,在泥沽河之南岸,也就是海河之南岸,这是宋辽界河。
这里属于后世之天津,往东几十里去就是渤海,过了眼前这条泥沽河,就是辽国之南京道。
南京道的治所,就是燕京城,燕京城,就是后世的北京城,是此时大辽的南京城。
更也是燕云十六州的中心城池,是而今大辽皇帝皇城之所在。燕云十六州往西,还有一个大辽西京,就是山西大同。
宋辽之边境,很复杂,昔日澶渊之盟后,两国不战,宋人为了长久的和平,也是为了抵御辽人的入侵,沿着边境线种植了大量的荆棘,几乎就把两国的边境线种满了。
为了两国通商,宋有在汴京雄州等地,开了四个榷场,雄州榷场是主要,两国的大宗物品交易,乃至每年宋给辽国送的岁币,都通过雄州榷场交接。
但此时此刻的雄州榷场,早已关闭,便是辽国越难的时候,宋这边自然越不做贸易了。
边境还有许多村镇,属于宋辽两国共管,就是那种名义上既属于辽国,也属于宋国,听起来多少有些奇怪,但现实情况就是如此。
乃至这些地方的百姓,哪国的政策对他们好,他们就往哪国去,当然,这种地方并不多,这种人口也不多,拢共几万人左右。
所以说,宋辽边境,偷渡与走私之事,并不很难,乃至两边还有通婚。
能偷渡的地方,也是不少,哪怕眼前这泥沽寨北,依旧一片荆棘,但荆棘丛中,早已有当地百姓与走私偷渡团伙开辟出来的道路。
这些事,卢俊义门清,今夜,卢俊义也在,燕青也在。
四五百人在此一聚,要分几波偷渡,偷渡之后,也当各自散开去。
苏武身边,最多只会有四五十人,名义上以卢俊义为首,自就是买卖商队,甚至还当真运来了不少粮食物资,目的地就是把这些从宋国走私来的粮食物资,运到燕京城去卖。
卢俊义自就是商队老板,苏武是卢俊义的结义兄弟,也是商队二老板。
还有李纲,是商队账房,武松,自就是商队护卫头领。
还有岳飞,如今跟在苏武身边,就是随身护卫。
吴用却也在商队里,只当是二账房,也是头前苏武心中莫名一念,便把吴用招来了,总觉得这种事情,有一个吴用在身边随机应变,会多几分保障。
还有一个就是马植,也就是赵良嗣,他扮作当地向导,若是遇到要与人交流的事情,自就要让赵良嗣负责。
剩余之人四百左右,由燕青带领,皆是精锐汉子,其中少数,跟在左右,多数,有些昼伏夜出在山野,有些也出入城镇,打探各地情况……
夜足够深了,泥沽河那边,起了几盏微弱的灯火,闪烁几番。
卢俊义看到之后,立马就说:“上船,过河!”
燕青先带人过河,虽然卢俊义联系的都是昔日的老伙计,但此番不同,苏武亲自过河,任何事都没有安全重要。
只待燕青带着一盏灯上船,灯笼光线昏黄,在夜色笼罩的河道上慢慢摇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