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世俗化。」

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来,李毅安说道。

「任何绿色国家,想要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以世俗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与神权之间的冲突,这也是未来他们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至于其它的,反倒并不重要。」

想到之前穿着西装的巴列维,李毅安想到了在另一个世界那些包头巾的伊朗女人,当然还有老照片中巴列维时代的伊朗,那些伊朗女人的穿着打扮和欧美国家的女人没有任何区别,超短裙丶泳衣等等。

在巴列维改革中最大的阻力,就来自宗教,那些人指责巴列维提高妇女地位的举动,总之,现代与保守在伊朗发生的冲突和矛盾,是外人难以想像。

而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巴列维改革中的最大受益者——农民,是倒戈最快的。「白色歌名」虽然铲除了封建地主对伊朗农村的强力控制,但同时也解开了农民迁移的「封印」。而农村又是宗觉氛围最浓厚的区域,也是最顽固的一方。他们受益于改革,但是他们同样排斥改革。

在短短15年时间里,有超过800万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涌入城市,而且绝大多数是没有什麽技能的文盲,这些新市民显然是不可能立刻在城市找到理想工作,他们也只能干类似苦力丶清洁工这样的蓝领工作,他们的收入自然不可能太高,而且也经常失业。

最后,现实的窘迫,让这些人成为了教士集团的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认为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是因为「现代化」,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国王的现代化,才导致了他们现在囧迫的境地,而完全无视了在国王改革之前他们形同奴隶的现实。于是他们也就成了推翻巴列维王朝最强有力的生力军。

后来发生了什麽……嗯,巴列维被推翻了。流亡了。

有时候,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奇妙。

当然,之所以如此奇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特殊的信仰。

「……所以,无论是出于现代化的需要,或者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要竭尽全力的扫清障碍,只有如此,南洋的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阁下,您的意思是……」

目光微敛,余向东微微点头,说道。

「我懂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