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有点儿像是苏俄的「攻关体制」。
只逮住一只羊使劲薅,不一定能薅出一件羊毛衫来。
但是要是逮住一群羊薅出一件羊毛衫,会有难度吗?
如果有难度的话,那说明羊有点少了。也就是需要更多的羊!
发挥体制优势我还不会吗?
国王试验室不是现成的机构吗?
自己以后每天从系统里弄出几本超越时代的技术书籍类,把「偷渡」来的技术,塞到国王试验室里,人才质量对自己来说意义并不大,反而是人才的数量更加重要。
100个人攻关一个方向,量变足以引起质变。
操作的好,到时候我不仅有「十万大军」,还很可能会有「十万科学家」?
这些科学家并不一定都是天才,但是他们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某些领域的开拓者。
或者说他们就是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给这个世界。最后通过那些火种去促成天才的崛起。
嚯!
当真是机智如我,竟恐怖如此!
用普罗米修斯去照亮天才。
不就是去用人才去启迪天才吗?
或者说就是用人才去充当天才的助推器。
算一算时间,爱因斯坦差不多快走了吧,在科学家中,他算是长寿的了,他享年76岁,可是他的科研成果主要出自于什麽时期?
应该说是30年代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