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者困境」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就历史上来说,英国历时一百馀年成为欧洲老大之后,就采用「离岸平衡」,也是「打击老大」的战略。法国虽然实力被英国赶超,但依然是欧陆老大,西方老二,所以英国主要就是针对法国,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后,为了打击法国,英国就组建了七次反法同盟围攻法国,对击败法国。」
已经站起身来的李毅安一边说,一边踱着步子,
「拿破仑被打垮后,欧陆老大成为俄国。沙皇俄国还与普鲁士丶奥地利结成「神圣同盟」,这就让英国意识到威胁。于是,其一方面联合法国,一方面拆散普奥与沙俄的同盟。最终在克里米亚战争打败了俄国,俄国沙皇甚至因此愤而自杀。」
伴随着阁下的讲述,程鹏安似乎看到了欧陆百年兴衰史,看到了一个个欧洲第二,如何被打垮,被击败……
「俄国被摁下去之后,拿破仑三世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崛起,自然又威胁到英国的平衡战略。于是英国暗中支持普鲁士,借普鲁士之手打垮法国。不过这样一来,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又形成新的威胁。再往后英国为了打击德国,不惜与长期存在矛盾的法国和俄罗斯联手,建立三国协约,最终在一战中摧毁了德国。」
正当程鹏安的脑海翻腾着激荡的欧陆风云变化时,他听到阁下反问道。
「那麽我们呢?如果我们在未来成为了世界第二,作为老大的美国,会坐视我们挑战他的世界地位吗?」
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肯定不会坐视南洋挑战他的世界地位,就像另一个时代的日本一样,这边刚成为世界第二,就被美国给掂记上了。然后呢?自然是千方百计的打压了,以「广场协议」为开端的打击和割韭菜,最终让日本失去了三十年,直到二十一世纪还没有恢复过来。
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友呢!
美国在割日本韭菜的时候,也没有心慈手软一点儿。而且当时还处于冷战时期,唯一不同的是,当时苏俄已经走向全面的衰退,也正是因为苏俄的威胁不再像70年代的威胁那麽大了,所以美国才会放心的割日本的韭菜。
前车之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