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639章 输出教育(第一更,求订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无论是任何建设,都离不开人才。

而世间最难的,最漫长的就是人才的培养,尽管南洋靠着从德国丶义大利甚至还有日本挖来的人才,实现国家科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任何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这些外来的助力,早晚有一天会离开,会老去。

所以,早在 5年前,也就是刚「返回」婆罗洲的第一时间,李毅安就规划建设了南洋大学,至于教授基本上都是从德国招募的。

大学建了,教授有了。

学生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唐山招生了,南洋大学的第一批学生 7835人,除了少部分特遣队员和南洋侨民之外,生源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唐山。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尽管古晋王家大学丶永宁丶永安丶太平以及中兴丶东宁等大学的先后开办,但是在生源上并没有遭遇任何问题,毕竟,唐山的中学生还是非常充足的。

「……当时,我们的生源主要来自唐山,虽然抗战影响到方方面面,但是教育却得到大发展,三六年在校中学生为48万馀人,但因当局和教育同仁的努力,至抗战结束,在校中学生数量不降反增至120馀万。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也是不降反升,从战前的4万馀人,增至四五年的8万馀人,而这还仅仅只是大后方,如果再加上光复地区,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生源还是非常充足的……」

在永宁大学的校园里,一边陪着大统领漫步,蒋梦麟一边禀报着眼下他最为关心的另一件事。

「所以,当时我们并不担心生源问题,唯独担心学校的硬体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