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这麽想着,杨元恺对司机吩咐道。
「去幸福摩托车公司。」
幸福摩托车,是何明伟给他的「发动机自行车」的命名,名字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却透露着他的期望。
「给人们带去幸福!」
在汽车即将进入工厂时,杨元恺看到的工厂外墙上书写的GG。
简单且直白,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幸福摩托车确实可以给人们去幸福。
给拥有它的人带去幸福,给生产它的人带去了财富。
从一间作坊到一家工厂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是四个月。
四个月前。杨元恺在街头偶遇何明伟之后,当即拍板做出了在南洋的第一笔投资,投资一万元建了一家生产发动机自行车的作坊。
而现在,这间曾经的作坊,已经变成了一间拥有100多名工人的小工厂。
当然,杨元恺也不是只出钱,不问事,在生产期间,他接连提出机油容易弄脏衣服,发动机需要壳套保护等改进方案,最终,成功将这款所谓的摩托车,实际上的「动力自行车」量产并推向市场。
一进入工厂,尽管工具机切削机件时的声音很刺耳,但听在杨元恺的耳中,却是让人愉悦的。
因为这是金钱!
无论是繁忙的工人,还是机器,都象徵着金钱,象徵着他的投资所取得的回报。
在杨元恺来到何明伟的办公室时,隔着玻璃窗能够看到他正俯身描绘着什麽,甚至在他推门进去时,对方都没有注意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