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南洋机车公司就以德国电动机车为原型生产了一批电力机车,用于铁路运营,之所以采用电力……因为其维修保养更简单,相比于需要经常维护的内燃机,电动机在全寿命期间几乎不需要维修。而且,电力机车生产设计也更简单。
「降低车重是提高速度的前提,除采用流线型的车厢外,车厢也将采用轻质高强度铝合金……」
虽然与会者大都是铁路系统工程师,但也有一些来自报社的记者,对于记者们来说,那些大人物的演讲,反倒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冯云清的「四小时交通」成功的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
他们可不管这个「四小时交通」现实不现实,重要的是什麽?是新闻要有嘘头。
四小时交通!
250公里时速!
像飞机一样快的列车,这些有哪一样不是新闻所需的嘘头?
于是乎,与会的记者们在第一时间,将冯清云的演讲报导了出来,作为一个颇具前瞻性的概念,立即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议论,毕竟,沿自国人的心态,对于「领先世界」这几个字,还是非常着迷的,毕竟,唐山近百年屈辱,让人们对任何「领先」都极其的敏感。
不过与国人热议的「领先」不同,从报纸上看到了「四小时交通」以及「高速铁路」的构想后,李毅安的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不是后世的高铁,而是新干线。
新干线……那可是小日本的骄傲啊!甚至可以说是日本的名片。
甚至在64年东京奥运会的时候,那些参会运动员们到日本后,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以及相关国际政要丶观看运动会的嘉宾,无不对日本新干线及独特的「光」号列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跃跃欲试,登上列车,感受速度与激情。
新干线的确成了日本的名片,从此,与富士山一道,共同成为日本的象徵,整个七十年代,每逢圣诞节,50%寄往西方国家的贺卡上,无不镶嵌着「子弹列车」。也正因如此日本人才充满骄傲的将其称之为「梦之超特急」。
似乎没有什麽比「子弹列车」更能代表日本的了。即便是后来,华国成为世界第一高铁大国,其技术也领先日本,但仍然没有改变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