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臣苦笑一声后,拱手道:“奏知陛下,朝野人心浮动,臣也是无奈,不得已才来乞陛下指挥!”
赵煦嗯了一声。
对于李清臣的为人,赵煦是很熟悉的。
这位大臣人品道德是过硬的,能力也是很不错。
属于新党内部,少有的谦谦君子。
他的问题也在这里。
太君子了!
太讲道德和原则了。
平时还好,一旦遇到政治极化的环境,他这种人,就是典型的两边不讨好,两边都讨厌的人。
比如,在赵煦的上上辈子,绍圣绍述之后,李清臣居然想着和旧党握手言和,让旧党投降输一半,回到熙宁、元丰,新旧两党斗而不破的政治中去。
这谁肯答应啊?
于是,这位在元祐后期,为赵煦亲政立下汗马功劳的宰执,在绍圣初年光速出局。
极化的政治,不需要中间派。
只有保守派和激进派之分!
就是那种,保守派觉得激进派太保守了的区别。
而在如今的这个事情上,李清臣显然是遇到了和他在绍圣初年一样的问题。
他想和稀泥,让所有人都满意。
但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所有人都不满意!
想到这里,赵煦就看向李清臣,道:“相公……”
“臣在!”
“说说看吧,相公都遇到了些什么问题?”
李清臣叹了口气,奏道:“陛下,自枢密院公布入京述职文武官员名录以来……”
“朝野物议,便一直在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安禄山殷鉴不远云云……”
赵煦听着,只是笑了笑。
安禄山、史思明两人,在安史之乱后,可是长期在魏博、成德、范阳(卢龙)三镇地区,被民间尊为圣人。
香火祭祀不绝。